需要十年才能理解《逆行人生》?太现实是徐峥的问题
《逆行人生》豆瓣开分6.9分,正式上映第三晚实时票房突破2亿,被同期上映的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击败。
早在预告片和海报发布给大家的时候,就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很多人一开始以为这部作品只是又一部《我不是药神》,是徐峥为了炒作而炮制的作品。其实很多人看完电影后都认为这部电影绝对是一部7分甚至7.5分以上的作品。徐峥对整个电影流程的把控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这是一部非常流畅、简洁的商业电影。
至于一开始大家所痛恨和抱怨的,就是利用社会底层的外卖小哥来贩卖苦难、美化苦难、歌颂苦难。但事实上,这部电影根本不是在讲述送货员的痛苦。真正的焦点是中年危机。以及中产阶级的脆弱性。这里面还是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内容的。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真的很沉重。如果十年后再看,也许这是一部被我们遗忘的好宝藏电影。
苦难就在我们眼前发生
并不是说大家都要拿这部电影和《我不是药神》进行比较,这部影片被称为近十年华语电影的天花板之一,因为这是徐峥执导并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而且两部电影都讲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尖锐矛盾。不同的是,《我不是药神》发生在有限的人群中,而《逆行人生》可以说发生在每个人周围。
人们可以为别人的痛苦而哭泣、感动,但他们却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痛苦。
徐峥饰演的主角每天早上都会端着一杯价值三十、四十元的现磨咖啡。这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生活必需品。最终,他还是可以每天靠速溶咖啡生活。这只是其中一处变化。切片的角度足以让如今的都市上班族感到浑身麻木。当你早上上班,来到刚水泥浇筑的摩天大楼时,如果你不带一杯三十多元的咖啡,你就不像他们中的一员。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很多不必要的行为都变得必要。
只是中产阶级的脆弱实在是太脆弱了。失业、投资热潮、父亲重病、妻子全职妈妈、孩子要上国际小学。回想起来,一切都是资本为所谓的中产阶级编织的梦想。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电影上映没几天,杭州一名被强迫下跪的外卖骑手再次闯入人们的视线。可见这部电影也发生在我们身边。想要再次展现血腥和赤裸裸的现实确实很难,更不用说观看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可怕危机了。
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更让人看完电影感到不满足的是,与《我不是药神主人公》直接选择走私等非合法手段来解决患者吃不到药的问题不同,《逆行人生》没有办法,也无法给出答案。问题。
徐峥饰演的主角凭借自己的高学历和高智商开发了一个小程序路路通,希望自己的送餐小伙伴们能够利用路路通开始更加安逸安心的送餐工作。
这看似是电影中给予我们的最优解,但实际上这样的算法可能会导致送货员滑入更可怕的深渊。每个人都太努力了,每个人都陷入了麻烦。真正的核心冲突,即与上级的冲突,不是个人能够解决的。从整部电影中你可以看到你想谈论一些关键问题,但你不敢。最后只剩下彩蛋,暗示资本家吃的还是人血馒头。电影不敢直面问题的根源,也没有办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核心矛盾。越看越忧郁。
网友很容易被误导
对电影更致命的打击是舆论的力量。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先发优势。带有偏见的声誉和舆论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
或许,十年八年后,这种舆论会慢慢消散,当这个现实的社会问题慢慢得到解决时,人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同时,也反映出另一个尖锐的问题。在短视频平台正在征服人们日常生活的当下,人们已经习惯了造谎、颠倒黑白、不假思索地咀嚼套路喂食。有趣的事情都是在急于批评中出现的。
本文由雪落发布,不代表九游娱乐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ktwxcd.com/ylbg/34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