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耻是什么意思(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行己有耻是什么意思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这句话告诉人们,处事的原则。
行己有耻,出自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
原文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二、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在达到至善之前便停止。
“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即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
出自于《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译文: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在达到善的极致之前停止。指处于最完美的境界。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出自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三、行己有耻的原因
《论语子路篇》中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日: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这章经文中有行己有耻这个成语。其意思是:能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说这句话的原因,就是提醒自己要时刻用道理约束自己的行为。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行己有耻是什么意思和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文由东辰网发布,不代表东辰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ktwxcd.com/shzs/29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