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常识 > 绝胜处是什么意思(玉屏楼被谁称为黄山绝胜处)

绝胜处是什么意思(玉屏楼被谁称为黄山绝胜处)

绝胜处是什么意思(玉屏楼被谁称为黄山绝胜处)

大家好,关于绝胜处是什么意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玉屏楼被谁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玉屏楼被谁称为黄山绝胜处

玉屏楼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黄山北海景区的天都峰上。据说,明代文学家徐渭曾在游览黄山时,在玉屏楼下停留,欣赏了周围的奇峰怪石、云海日出,被这里的景色所震撼,称之为“黄山绝胜处”。

玉屏楼是黄山北海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是黄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黄山风景区内最高的观景台之一。从这里可以俯瞰群山环抱、云海缭绕的美景,是黄山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

二、绝,在古汉语中什么意思

jué

①〈动词〉断;断绝。

《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荆轲刺秦王》:“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②〈动词〉隔绝;隔断。

《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又】〈形容词〉隔绝的;封闭的《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又】〈形容词〉极远的。《班超告老归国》:“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

③〈动词〉绝交;断绝往来。

《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④〈动词〉停止;止歇。

《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⑤〈动词〉绝命;死。

《孔雀东南飞》:“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⑥〈动词〉横渡。

《劝学》:“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⑦〈名词〉旧诗体裁之一。

王实甫《西厢记》:“我且高吟一绝,看他则甚。”

⑧〈形容词〉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

《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⑨〈副词〉极,最,非常。

《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游黄山记》:“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⑩〈副词〉绝对;完全。

《促织》:“而心目力俱穷,绝无踪响。”

三、绝和信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动词

(1)(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2)同本义

绝,断丝也。——《说文》

冠缨索绝。——《史记》

(3)又如:绝缨(冠缨断绝。比喻宽宏大量)

(4)引申为断,断绝

绝,断也。——《广雅》

举鼎绝膑。——《史记·始皇纪》

必绝其谋。——《战国策·秦策》

楚诚能绝齐。(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绝秦望。

得水则为绝。——《庄子·至乐》

绝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史记·刺客列传》

绝其望。——《韩非子·主道》

即炉火烧绝。——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往来而不绝。——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5)又如:绝卖(出卖产权;卖掉后再也不许赎回);绝裙(扯断衣襟。指去意坚决,难以挽留);绝祀(断绝祖先的祭祀。比喻国家灭亡,子嗣全无)

(6)割断;切断

绝头刳服。——《韩非子·内储说上》

今楚国虽小,绝长缩短,犹以数千里。——《战国策·楚策》

七曰绝祭。——《周礼·大祝》。司农注:“不循其本直绝肺以祭也。”

(7)又如:绝亢(斩断脖子);绝脰(断颈);绝膑(折断膑骨);绝长补短(本指计量国土大小。后常用为截取有余以补不足)

(8)气息中止;晕死

抢呼欲绝。——《聊斋志异》

(9)又如:绝单(狱吏所填写的犯人死亡单子);绝类(灭绝其种类);绝命辞(临死前写的文章)

(10)断根,无后代

子绝四。——《论语》。皇疏:“无也。”

(11)又如:绝业(已经中断的王业);绝绪(没有后代);绝户计(断绝别人子孙后代的计谋)

(12)横渡;穿越

绝江河,横渡过长江黄河。绝,断,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乃绝漳水。——《穆天子传》

丈人渡之绝江。——《吕氏春秋·异宝》。注:“过也。”

(13)又如:绝塞(横渡关塞;渡越边塞);绝漠(穿越沙漠);绝险(越过险阻)

(14)落

虽萎绝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楚辞》

(15)杜绝;摒弃

绝世于良。——《左传·哀公十五年》。注:“犹言弃也。”

(16)又如:绝弦(断弃琴弦,不再使用);绝学(弃绝学问;抛开学业);绝仁弃义(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17)超过。如:绝后光前(超越古今);绝俗(超出世俗之外);绝才(过人的才能);绝特(超出寻常)

(18)停止

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吕氏春秋·权勋》。注:“止也。”

胞之络脉绝也。——《素问·奇病论》

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夜久语声绝。——唐·杜甫《石壕吏》

弱者先绝。——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19)又如:绝息(停止);绝脉(脉息停止)

(20)竭;尽

振乏绝。——

吕氏春秋·季春》。注:“居而无食曰绝。”

江河山川绝而不流。——《淮南子·本经》。注:“竭也。”

绝目尽平原。——鲍照诗。注:“犹尽也。”

(21)又如:绝力(用尽力气);绝目(极目。尽目力之所及);绝叫(大声呼叫);绝阴(阴气竭尽。阴阳家称农历四月戊辰日为绝阴之日,百事不宜)

形容词

(1)才技特异,独一无二

绝妙好辞。——《蔡邕题曹娥碑》

(2)又如:绝学(独到的学问);绝足奔放(喻千里马疾驰);绝才(过人的才能。无人能及的才能);绝手(具有第一等才艺的高手)

(3)距离远、隔绝难通的

殊邻绝党之域。——扬雄《长杨赋》。注:“远也。”

(4)又如:绝域(极远的地方);绝地(极远的地方);绝垠(极远的地方);绝国(僻远隔绝的邦国);绝徼(极为遥远的地方);绝郡(边远的郡县);绝区(极边远地区)

(5)缺乏;贫困。如:绝乏(缺乏。多指供应短缺)

副词

(1)绝对;全然——用在否定词前面

绝无有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绝无踪响。(绝,绝然,绝对,根本。)——《聊斋志异·促织》

(2)又如:绝不可能;绝无此意;绝非偶然;绝异(全然不同);绝无(全然没有)

(3)极,最

黄山绝胜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至险绝处。

(4)又如:绝少(极少);绝早(极早);绝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足(最快的马。喻千里马)

名词

(1)绝句。诗体名。亦称“截句”、“断句”。律诗通常有八句,而绝句仅四句,是截取律诗一半而成。如:五绝;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绝诗(即绝句)

王荆公绝句。——宋·洪迈《容斋随笔》

(2)指食物断绝的穷困者

务蓄积,以备乏绝。——《盐铁论》

罢了,了

听言绝,我则沉默默腹内忧,都做了虚飘飘心上喜。——元·孙仲章《勘头巾》

形容词

(1)(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同本义

信,诚也。——《说文》

有诸已之谓信。——《孟子》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

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

信誓旦旦。——《诗·卫风·氓》

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则是无信。——《世说新语·方正》

(3)又如:信行(信用;守诺言);信人(讲守信用的人)

(4)真实,不虚伪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事信。——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又如:信官(诚实不欺的官员);信赏(悬赏);信赏钱(悬赏金);信人(诚实的人)

动词

(1)相信;信任

不我信兮。——《诗·邶风·击鼓》

且单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记·苏武传》

不自信。——《战国策·齐策》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犹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笑而不信。——宋·苏轼《石钟山记》

(2)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过;信爱(信任喜爱);信纳(相信采纳);信不信由你;听其言而信其行

(3)守信用

已诺不信则兵弱。——《荀子·富国》

小信未孚。——《左传·庄公十年》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

信义著于四海。——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信义安所见。——《汉书·李广苏建传》

虏帅失信。——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住宿两夜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诗·周颂·有客》

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左传·襄公十八年》

(5)证实;应验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6)知晓

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聊斋志异》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陆游《蝶恋花》

(7)又如:信道(知道;料道)

名词

(1)信约;盟约

以继好结信。——《左传·襄公元年》

(2)符契;凭证

行而无信。——《战国策·燕策》

(3)又如:信笼(内盛物品后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刻木为信

(4)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宜急追信改书。——《资治通鉴》

越绝粮,使素忠为信,告粜于吴。——《越绝书》

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世说新语·文学》

(5)又如:信使(使者)

(6)通“讯”。音讯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李白《大堤曲》

(7)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风报信;凶信;信鸽;信鸿;信鸟;信问(信息)

(8)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函使报信。——清·袁枚《祭妹文》

(9)又如:信局(投递信件的机构);私信;挂号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简(书信)

(10)姓

副词

(1)放任;随便

要不拿出纲纪来,信着他胡行乱做,就不成个人家。——《醒世姻缘传》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2)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吣。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着(任着;任凭);信手拈来;信步

(3)果真,的确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史记·华佗传》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信知生难恶。——唐·杜甫《兵车行》

信造化之尤物。——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章分享结束,绝胜处是什么意思和玉屏楼被谁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文由东辰网发布,不代表东辰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ktwxcd.com/shzs/29306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vx61432660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