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的化学成就(化学史上各时期杰出的化学家及主要成就)
本文为大家介绍葛洪的化学成就(化学史上各个时期的杰出化学家和主要),下面跟着东辰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在封建社会,贵族官僚为了永远享受奢侈放荡的生活,梦想长生不老。有些人想提炼“长生不老药”来满足自己奢侈的欲望,于是形成了炼丹术。炼金术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的战国时期,就有方士的记载,也有寻找“仙药”的记载。炼金术士将一些矿物放入密封的三脚架中,用火焚烧。矿物在高温高压下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但在炼丹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物质变化的规律,从而形成了现代化学的先驱。炼金术在中国发展较早,葛洪就是其中之一。
我国古代最早期的化学家
葛洪本名智川,道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人。他的祖父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高级官员。13岁那年,父亲病逝,家境不好。葛洪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没有书,他就到处向别人借书。因为没钱买笔和墨水,他用木炭在地上练习写字。16岁开始读儒家的书,比如《孝经》,《论语》。葛洪读了很多书,从经书、史书到杂文。他仔细阅读了他能借到的所有书籍。后来他还学会了“看气”和“占卜”。
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自学,葛洪终于成为一个博学的人。据《葛洪传》《晋书》年记载,葛洪“见多识广”,“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江左无双;换句话说,葛洪的学识非常丰富,在江南一带是无人能及的。他的作品比班固、司马迁还多,有《金书》,116卷,碑刻诗100卷,《神仙》、《好官》、《隐士》、《异集》列传10卷,《抱朴子》多位学者的杂方3100多种。一个人的作品太多了,抄了310卷。你可以想象,他很勤奋。
西晋末年,统治阶级争权夺利,“八王之乱”、“蛮夷之乱”。战争此起彼伏,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生活在这种境遇中的葛洪,和一些地主一样,出于对现实的失望而转向天道,投身于游仙士艺。葛洪把庄子的理论完全发展成了神仙学者的艺术。本质上,他的思想是内仙外儒。他的炼金术理论就是基于这个想法。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可以改变的,人在真诚的要求和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修炼仙丹和黄金。根据这一理论,葛洪收集和研究了各种治疗方剂,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炼丹实验。
从这些炼丹实验中,葛洪熟悉了很多无机物的组成和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我们从《五经史》章可以发现,葛洪只有以下化学知识:
“朱砂烧成水银,堆积后变成朱砂。”朱砂是硫化汞,加热分解得到。汞和硫结合生成黑色硫化汞,然后在密闭容器中调节温度,再加入华为红结晶硫化汞。也就是说,葛洪在炼汞过程中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他指出,加热丹砂(硫化)可以提取汞,汞和硫结合可以成为丹砂。
“以曾庆漆铁,铁红如铜”。曾庆可能指的是含硫酸铜的明矾。曾庆用铁和硫酸铜的溶液画铁。铁取代了硫酸铜中的铜,所以表面有一层红铜。因为涂层法,硫酸铜只对铁的表面起作用。葛金红说:“改变外表,但不要改变内心。”可以看出葛洪仔细观察了这个金属置换反应。
“铅自给,而红则以为丹,红亦为红,白则以为铅。”这意味着铅可以变成铅白,即碱性碳酸铅,铅白可以变成红丹,即三氧化铅;铅可以变白,最后变成铅。这是一个明显的化学反应过程。
“取雌黄、雄黄,备用,铸铜器复原.此器满红奶百日,数分长”。也就是说,雌黄(三氧化二)和雄黄(五硫化二)加热后可以升华。葛洪的文字是对他们升华和反思的一种描述。
当时的葛洪,化学知识如此丰富。在中国炼金术的发展中,他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他鼓舞人心的写作风格宣扬炼金术。他关于炼金术方法的具体著作对后来的炼金术士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性格化学家
了解更多葛洪的化学成就(化学史上各个时期的杰出化学家和主要成)相关信息,可以关注东辰网,我们将为你提供丰富的葛洪的化学成就(化学史上各个时期的杰出化学家和主要成)内容。
本文由东辰网发布,不代表九游娱乐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ktwxcd.com/shzs/11397.html